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市场

科学家寻求在病毒数据共享方面的更多合作

2020-04-13 11:38编辑:admin人气:


  总部设在北京的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主任马俊才说,中国科学家已经与世界分享与新型冠状病毒有关的科学数据,并将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

  马云是中国科学院附属微生物研究所国家微生物数据中心主任,他说,随着该流行病进入中国减缓阶段,他们计划举办研讨会以与国际机构进行交流和科学家们听听他们的建议并了解他们对数据的需求。

  该研究所是中国的科学机构之一,自一月份以来就及时发布和更新了新的冠状病毒数据。

  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月24日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学技术资源服务系统,该系统揭示了从患者身上提取的新型冠状病毒菌株的数据和第一张显微照片。

  马说:“有关该菌株的信息非常重要。只有分离出该菌株,才能有效地进行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和研究。”他补充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继续影响世界,将会有更多类似的信息出现。已发布。

  他说:“因此,我们希望开发一个联合平台,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一站式库中,供所有人使用。”

  马云说,资源服务系统主要收集来自国内独立研究的数据,例如有关病毒蛋白的菌株和结构的信息。它对所有用户开放,可以免费下载。

  从1月24日到4月2日,该网站收到了来自139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00位用户的约800万次访问,其中大部分访问者来自美国,日本和加拿大。

  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齐建勋向世界各地上传了他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关键蛋白结构的发现,这对改善血清学测试(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测试方法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Protein Data Bank将于2月19日启动,服务系统将于2月20日启动。

  服务系统在上载发现的同一天发布了发现,而数据库在3月18日发布了发现。信息已被下载7,000次以上,相关论文已在Cell上发表,该杂志是同行评议的顶级科学期刊。专注于生命科学,周四。

  齐说:“我几乎同时将数据提交给蛋白质数据库和数据中心。我没想到该中心会在短短六个小时内发布我的数据并与世界研究人员共享。”可以帮助科学家及时破解病毒的致病机制,为抗体和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

  马云说:“及时发布数据表明了我们在信息共享方面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大量下载证明了数据是有用的。”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世界研究人员,该研究所于2月18日发布了全球冠状病毒数据共享和分析系统,该系统汇集了3,198个冠状病毒基因组-包括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个基因组-33,202个序列和30,981个菌株。它还报告收集数据的位置。

  此外,该系统还提供了分析和比较不同冠状病毒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追踪病毒的突变。

  中国科学院还于3月31日启动了COVID-19肺炎科学文献共享平台,该平台已收集了由中国研究人员撰写的68篇中文论文和62篇英文论文,并将为冠状病毒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该研究所所长钱伟说:“在流行期间,我们主要通过网站发布和共享中国的微生物科学数据。” “对于即将到来的挑战,我们将与国际组织,微生物研究机构和科学家合作,开发一个大数据平台,为世界卫生提供支持。”

(来源:未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已推荐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e-forensics.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北京德比”再起烽烟 IPTV全程高清报道中甲联赛

“北京德比”再起烽烟 IPTV全程高清报道中甲联赛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