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教育快讯移动版

主页 > 市场 >

康熙雄教授当选亚太科学院院士

近日,亚太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院士名单,著名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免疫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位列其中,当选亚太科学院院士。

亚太科学院国际院士需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力,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地位,通过院士推荐、材料审核、考察了解、专家答辩、学部投票选举、主席团审议等流程,经过多轮严格的学术评审和遴选程序最终确定。鉴于康熙雄教授在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科研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做出的杰出贡献,亚太科学院最终评选确定其当选为亚太科学院医学学部院士。

图示:康熙雄院士

亚太科学院院士是身为亚太地区为主的公民且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准的科学家,为终身荣誉,增选院士每两年甄选一次。康熙雄是我国实验医学领域首次当选亚太科学院院士的专家学者。

据悉,康熙雄获得亚太科学院院士提名理由是:您是实验诊断领域的杰出专家和体外诊断工程技术领域的优秀教授,您早期提出的“个体化诊断理论”与现今提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创建”相关科研努力均引领健康科学的发展。

图示:2024年6月经亚太科学院主席团提名,康熙雄2025年2月正式当选亚太科学院院士。

图示:康熙雄教授当选亚太科学院院士证书

康熙雄是中国实验医学和体外诊断领域首次获得提名并成功当选亚太科学院院士的著名专家学者,亚太科学院院士是身为亚太地区为主的公民且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准的科学家,是终身荣誉。

亚太科学院(APAS,Asia-Pacific Academy of Sciences)2021年12月成立,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技术专家、文化活动家组成的科学团体,是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是亚太及全球最高的学术机构之一。亚太科学院旨在团结国际科学技术专家,紧扣世界重大战略需求,探讨全球性行业重大革命性科技问题,建立国际技术领域的新型高端智库和智力资源的集大成者,为国际科技工作者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为科技服务人类做出贡献。目前,亚太科学院由来自59个国家的300余名院士和外籍院士组成,其中,有4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亚太科学院每两年增选新院士,每个学部为5个名额。

图示:康熙雄院士

【康熙雄院士简介】

康熙雄,男,1952年9月生。亚太科学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检验诊断学系创立主任,北京市中检体外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首届副主委,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检验分会名誉主委,中国生物芯片标准化学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863、973等数项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编写著作30余部;荣获“科学中国人”奖。

主要简介:

康熙雄,男,亚太科学院院士,著名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免疫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任、全国高等教育委员会诊断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和POCT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免疫试剂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住院医师(检验医师、检验技师)培训基地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7个专业杂志编委,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实验诊断学》及《临床免疫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第六、七版《诊断学》副主编。

康熙雄领导的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积极尝试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于2006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通过ISO 15189质量体系认可的临床医学实验室,通过认可的检测项目被117个国家和组织认可。

康熙雄早年在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免疫病、肿瘤诊断等研究工作,承担、参与多项国家863、973子课题研究,曾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七次。2002年他提出“个体化诊断系统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方向,进行“药物代谢基因组学、临床蛋白组学、临床代谢组学、功能蛋白相互作用疾病诊断模型”等多方位的实验诊断学临床应用研究。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工作中承担国家863子课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早期快速诊断技术应用”的研究,研究结果得到温总理的肯定。在SCI、核心期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撰写著作近二十部,培养博士、硕士近四十人。

康熙雄自1978年就投身于临床检验诊断学的教学工作,从教30余年。1997年4月,完成的“适应学科发展,改革实验诊断学教学”课题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3等奖”; 2008年7月,“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内容的改革”项目荣获“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9月,荣获“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作为副主编出版的第六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荣获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医药教材优秀奖”。

延伸阅读:

亚太科学院总部在英国伦敦,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技术专家、文化活动家组成的科学团体。 亚太科学院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致力于支持和促进亚太地区为主及全球其他地区为辅的科学研究。亚太科学院为了研究亚太大陆最重要的、具有空间相互联系的共同性紧迫问题,其研究对象和现象既可能具有地区分布性质,也可能具有全球分布性质。通过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科学家、技术专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促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亚太科学院院士一般从亚太地区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国际院士从全球其他地区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

亚太科学院将会一直致力于支持和促进亚太地区为主及全球其他地区为辅的科研活动,为亚太及全球的优秀科技人员提供促进他们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鼓励对亚太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和发展,促进亚太及全球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提高亚太及全球科学家的科研水平,培养未来一代有前途的科学家,进而推动亚太及全球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蓬勃发展。

亚太科学院联合亚太和太平洋地区及世界其他各大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满足重大的战略发展需求,并探索有关现有挑战的革命性科学和技术问题和为解决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性问题,加强全球领域的环境与生态、技术与应用、科技与发展、电子与通信、疾病与健康等方面的改善和提升,及进一步发展科技、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空间合作。

学院的成立是为了建立一个高端智库和亚太及全球知识分子人才的平台,为亚太及全球科技的更好发展开辟新的渠道。

亚太科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服务于以亚太地区为主和全球其他地区为辅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院的宗旨符合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 该科学院将积极鼓励大量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整合亚太及全球其他地区的知识资源,以促进人类更好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