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教育快讯移动版

主页 > 民生 >

仪器行业困难重重 瑞中亚试验仪器强化品牌力量

  我国仪器仪表的发展长期基础研究薄弱,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高端仪器和领先的科学仪器严重依赖进口,自主研制的仪器仪表普遍不易使用。面对当前新的经济和科技形势,以及互联网对一切事物的需求,仪器行业必须充分认识其自身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政策引导模式需要优化

  随着我国仪器工业的不断发展,瑞中亚试验仪器发现产品的技术指标不断赶上国外同类产品,但国内高端仪器的系统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国外相差很大,特别是精密光学仪器、分析仪器、实验室仪器和医疗器械,大多数用户不愿意购买国内仪器和仪器。既有技术原因,也有产业基础、技术认识和政策引导,这些都关系到整个仪器行业的生态。

  管理不够专一

  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使仪器行业的信息和需求及时准确地反映到政府部门,管理服务体系分散,难以保证行业技术发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行业特征明显,中小企业为主

  业界内部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进口仪器仪表总额为519.93亿美元,出口总额为338.38亿美元,进出口逆差达181.55亿美元。根据行业协会的分类依据,整个行业适用于计量仪表、称重仪器、测绘计算和测量仪器、大地测量测绘专用仪器四个子行业为顺差,行业有低端(如电能表、水表、煤气表)产能过剩,高端产能(如大型科学仪器)不足。除了仪器行业特征明显以外,中国的仪器行业缺乏国际领先企业,该行业的经济运作以中小企业为主。

  

 

  行业热度偏低,企业人才缺乏

  这个行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企业缺乏创新人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瑞中亚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的若干专项项目进行了密切跟踪,了解到参加该项目的高级专业职称人数不到项目总人数的10%。考虑到这些企业代表了国内仪表发展的较高技术水平,行业企业整体员工中高级人才的比例将远远低于10%。

  仪器工业的主要人才供应专业是精密仪器机械、测试测量技术和仪器(本科专业是测控技术和仪器)。一个就业平台统计了333个测控技术和仪表专业的就业样本。数据显示,只有26%的就业人员是在仪器或工业自动化行业。

  

 

  瑞中亚试验仪器的解决办法

  为了促进仪器行业的创新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国情,瑞中亚从高层设计、产业管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产业生态、服务平台、原创创新和质量基础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为产业的政策规划、产业促进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责任编辑:admin)